雅昌艺术网 |艺术家网首页 | 论坛 | 博客 | 艺搜
 
 施平
 http://shiping.artron.net/
 
  搜索:
 
记录筑梦深圳的劳动者
 
发布时间: 2015-07-09 09:44:22
 
 

  作为一名亲历深圳发展的新闻工作者,我对深圳的建设轨迹情有独钟。从1999年开始,我就有意以摄影的形式记录并报道深圳各项重点工程如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和深圳的地标建筑等。这无一不记录着深圳每分每秒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对深圳的感情也在逐渐加深。《筑·地标》中的照片,正如我对新闻照片的要求一样——真实,也如同我对深圳的感情一样——真诚。本书在讲述了深圳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是自己近20年新闻报道的一部分积累和总结。


  《筑·地标》是20年来,参与深圳建设者的一组工地纪实摄影画册。把视角对准最朴实的基层劳动者,他们的点滴汗水都渗透在了深圳发展的大道上。每一幢高楼拔地而起的背后,都凝聚了筑建工人的智慧与汗水;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倾注了他们的奉献;城市发展的每次飞跃,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在不断竖立起的“地标”中,都少不了工人们夜以继日的劳作背影,但许多背影在劳作完后就悄然消失在他们修建的城市而赶往下一个建筑目标。因此我用镜头记录他们工作的身影,就是我对他们表达敬意的方式,对他们工作成果的称赞。


  深圳在成立经济特区的初期,就不断引人注意;而在34年的发展中,更是令人叫好称奇。从渔村的改造到新区的规划,从城市发展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演变,每一个进步都是创新,都是超越。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着称的的国贸大厦,代表着早期深圳的辉煌成就,后来地王大厦、京基100,乃至今天的平安金融大厦等城市“地标”的建设,更为深圳的发展创造了奇迹。


  一座座楼宇拔地而起的同时,深圳城市交通网络也在急速铺设中:1991年深圳第一座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建成,开启了深圳航空运输的新纪元。为满足更大的运载需求,深圳于2013年11月启用了耗时8年、占地50万平方米的T3新航站楼“大飞鱼”。2004年,深圳拥有了第一条城市地铁线路;并且预计在2016年,深圳地铁线路将达到10条,路网覆盖超过700公里。这些都使深圳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跨越到了新的阶段。


  建筑工人是深圳城市建设的实践者,同时也是这个城市发展的见证人。我始终站在离新闻发生最近的地方,用镜头后面的眼睛,以平静的心态,独特的视角,反映着不平凡的筑建人。在不断的观察中,捕捉他们的工作瞬间,用单调的色彩展现他们绚丽的永恒。《筑·地标》以建设者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基本元素,以小见大。每张看似简单的照片背后都蕴含了一段充满汗水的辛酸故事。


  在拍摄《筑·地标》的时候,我更倾向于通过现场环境来烘托筑建人物的情感,通过展现环境的变化来表达人物的内心。在拍摄时,采用普通而形成明显对比的视角,在有限的光影效果、构图、色调等内容里融进更多的信息,与拍摄主体产生心灵触碰,突破画面本身的表象而彰显出思想张力及文化内涵。


  为积累《筑·地标》的素材,20年的摄影路程虽然风雨艰辛,但每次的拍摄都会有着不同的感受。希望这组黑白照能够成为一种沟通工具,让读者感受来深建设者的创业不易因而产生共鸣;对基层建设者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不辞辛劳、日夜奋战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支撑,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会有深圳的一次次腾飞。


  完成《筑·地标》只是我新闻摄影梦想的一小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仍将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用镜头报道、记录这座城市发展更多的美丽瞬间,以自己的方式刻画城市建设的每一位劳动者。无论您对城市的贡献是多少,都是我们这座“地标”之城建设中最可爱的人。


  2014年8月16日于深圳


  后记


  “年轻是船,梦想是帆”,也正是这份新闻梦想,让我乘着年轻的“船”南下到了深圳,开始从事一直热爱的新闻摄影工作。从那时起深圳就成了我锚碇的港湾。


  从踏上深圳这片热土地算起,已经20年有余。回看自己20年拍摄的照片,无不是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敏锐和对新闻事业的追求,用真实和生动的画面记录并报道深圳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新闻照片除了对画面的完整表达有严格要求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真实地反映新闻现场。本书中收录的照片都是在我来深工作20年期间,不断走访数百个大小工地拍摄的影像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时间片断,但它们却在城市的发展中都独立成“标”,以此作为基点向下一个目标前行。

 
(新闻来源:艺术家提供)